我们将跟随休斯顿一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熟食店的拥有者Ziggy Gruber,一起回顾美国熟食店的历史。各种令人垂涎三尺美味熟食背后,更承载着了几代人的热爱与职业精神。
本紀錄片特別透過七雙文學家的眼睛來回望歷史,遷臺一、二代的作家們,分別以散文、小說、詩歌、書信等形式,回溯並梳理自己的流離人生與望鄉情懷。從一句句思鄉的散文與詩開始,讓主角們訴說大時代與家族的故事,藉由一幕幕迴盪腦海的場景、一個個埋藏於心的細節、一句句發自肺腑的朗讀,將歷史的碎片縫綴起來,讓逝去的大時代逐漸理出眉目,也重新有了溫度和痛感。而他們的生命之書,就是一首離亂之歌。 《離亂之歌》共有七個篇章:流離、渡海、新生、滄桑、懷鄉、返鄉、回望,以時間為軸,透過七位作家不同的生命歷程,在大時代的主旋律下交織成章。本紀錄片特別結合敘事、朗讀、影像等多元手法,將渡海世代的故事化為一本生命之書、一首離亂之歌。
该剧在六大洲拍摄,去到北极圈、非洲草原等,用尖端摄像技术揭示前所未见的黑暗降临后的动物活动,“如同光天化日下一样清晰”。
他们在台湾与越南之间漂浪迁徙,寻求更好的生活。有选择或没有选择地,在这距离越南1700多公里远的岛屿落锚,成为我们。 没办法选择在哪里出生,定邦流着台湾爸爸和越南妈妈的血液,边打工边自学,跌跌撞撞,朝着成为电影导演的梦想前进;北越的小芳、南越的金线,选择与台湾人结婚,养儿育女,操持夫家生意,为家庭累积理想未来的资本;曾在台湾帮佣多年的阿问,回越南后盖了三层楼的家,视野已经不同的她,即使借钱也要让两个儿子文山、文进再到台湾工作,见识外面的世界。 来往台湾和越南的他们,见证两地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感受复杂的人际冲突与冷暖,用生命写下跨国移动的一行短句,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寻常风景。 我们不一样,拥有不同的条件与机会。相同的是,不确定自己的选择对不对,不知道未来在何方,也许在台湾,也许在越南。 我们都一样,以个人微小的力量,在广大的世界里求生存。移民和移工,如落地的水笔仔,只要有水,就能活。未来,也许就从这里的生活开始。
本片为独立纪录片导演蒋能杰留守儿童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为《路》和《加一》,蒋能杰致力于用影像关注社会,用镜头呼吁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重视乡村教育。 (有意观看高清版的,可联系本人微信:1714371600 (QQ) 本片荣获第三届 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 最佳纪录长片奖、法兰克福影展 一等奖。 2009年:首次走进村小,镜头记录临时学校的22个学生(其中17个为 留守儿童),同时关注村小艰难申请重建。 2010年:重建后的村小调来张老师教两个班,代课十几年的张老师老 为转正问题烦心和奔波,跟拍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生活也面临 着种种问题。 2011年:代课的 张老师因种种不满,已离开村小,跟拍的孩子们面临 的问题愈加严重。 2012年:由于媒体的力量,村小的物质条件有所改变,但好像无力改 善更多。 2013年:留守儿童生活看是没什么变化,其实在悄悄变化着。 2014年:又是一年春节,而跟拍的留守儿童家庭 …… 。 2009: First glance at the village school, in which the lives of 22 students including 17 left-behind children, together with the unsmooth application of the school’s reconstruction, were focused on. 2010: Teacher Zhang, a supply teacher with more than 10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was assigned to the reconstructed school. While in charge of two classes, he was concerned about, and striving for the obtainment of permanent teaching status. Meanwhile, folks began to doubt on the quality of the school buildings, as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facing numerous problems in life, study and emotion. 2011: Mr. Zhang left the school out of dissatisfaction. After he left, the problems those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confronting with became more serious. 2012: Thanks to the media, the material condition of the village school began to turn around. However, it still had a long way to go. 2013: The situation of those left-behind children seems unchanged, but it turned out to get changed day by day. 2014:As another Spring Festival comes, what is going on in those left-behind families?
《友谊万岁》(1985,李振羽)记录了1985年在中国举行的“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活动,亚太地区青年代表在北京召开“青年在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讨论会,会后到上海、南京、广州等十四个城市访问。这次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的主题是“参与、发展、和平”,倡导和促进全社会关心青年的成长,发挥青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