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常以一种富有亚文化的形象示人,西柏林的酷儿文化则是其中的重要一面。这里不仅有活跃的派对文化、性别的多样性,更产生了种独具特色的俱乐部。此外,同性恋博物馆、艾滋病援助组织和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等各类与之相关的组织和活动纷纷在此建立阵地。事实上,酷儿文化在柏林的诞生与发展 并不顺利:1969年之前,同性恋会被政府抓捕和定罪。但西柏林的同志群体依然顽强存活,把这座城市发展成属于同志群体的大都市。七十年代末,西柏林迎来性自由、政治自由和社会融合的高潮时代;但辉煌之下,侵袭全球的艾滋病也让酷儿文化蒙上一层阴影。 该片将镜头对准西柏林的同志群体,记录他们从二战后到柏林墙倒塌前的生活。包括政治活动家、俱乐部经营者、音乐家、时装设计师等各类群体描绘了种种历史事件的生动场面。影片同时也公开了罕见档案材料,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西柏林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1980年,导演卡佳·拉加内利(Katja Raganelli)抵达加州,准备拍摄一部关于多萝西·阿兹纳(Dorothy Arzner)的电影时,阿兹纳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尽管如此,拉加内利还是探访了阿兹纳位于沙漠中的故居,并在这部纪录片中追溯了这位先锋电影人的职业生涯。影片运用阿兹纳的大量照片以及对女主角埃丝特·拉尔斯顿(Esther Ralston)的采访,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位打破常规、挑战社会期望的女性。
恶到底是什么?长久以来,人们都在追踪它,并希望将它从我这们这个社会中消除。但我们真的能找到它吗?本片讲述了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用自己的方式追踪人性之恶的过程。
瑞士的 CERN 是一个研究中心,他们试图重现宇宙大爆炸。Nikolaus Geyrhalter 跟随该中心的基础设施,并会见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创造者。
《情感的力量》解释了情感与多愁善感不可混淆。情感是古老的,比任何艺术形式都更强大。这部电影讲述了年轻夫妇在试图将爱情经历转化为清晰的决策时遇到的困难。一名枪杀丈夫的妇女给法官出了一道难题。相爱的人可以通过合作让死者复活。这就是歌剧《情感的动力工厂》和“20 世纪歌剧”电影的重点。亚历山大·克鲁格:情感的力量当我开始创作《情感的力量》时,我还没有处于理性的状态。我没有说,我有一个主题,现在我要拍一部关于它的电影。相反,我被迷住了,观察着我周围的环境,例如,情感是如何流动的。我还没有真正处理过我母亲去世的主题,以及她是教会我“情感是如何流动的”的人。我也没有处理过她是如何死去的。那是一整套的情感:“所有情感都相信一个美好的结局”,每个人都心照不宣地相信自己会永远活下去:整个调色板都充满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被提上了议程只要她还年轻,只要她的身体还撑得住,她就会一天天地崩溃。她突然就崩溃了,就像在一场歌剧中,灾难在第五幕上演。感觉就像我目睹了一场空袭或灾难。电影《情感的力量》不是关于情感,而是关于情感的组织:它们是如何通过偶然、外部因素、谋杀、命运而组织起来的;它们是如何组织的,它们是如何遇到它们所寻求的财富的。所有这些情感的组织是关于什么的?一般来说,情感往往是一种独裁。这是一种当下的独裁。我现在的强烈情感压制了其他情感。对于思想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一个思想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其他思想。因此,人们需要他人的肯定,才能确定自己的感受(以抵消通过外部力量获得感受)。通过许多人的互动,例如在公共场合,各种感受也像思想一样相互具有磁性吸引力。感受通过在公共场合的表现进行交流。电影院是20世纪感受的公共场所。组织是这样建立的:即使是悲伤的感受在电影院也会有一个快乐的结局。它是关于寻找安慰:在19世纪,歌剧院是感受的家园。绝大多数歌剧都有悲剧结局。你看到了一个受害者。我相信有一个更冒险的组合:歌剧和传统电影中的感受在命运的力量面前都无能为力。在20世纪,感受将自己挡在这种安慰后面,在19世纪,它们将自己牢牢地扎根于致命严肃性的有效性中。
预告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yNDE3MDA4.html
该片从历史、社会、科技等多角度全方面介绍了烟花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年一度法国古城卡尔卡松盛大的国庆节烟花秀,到中国浏阳市上空日复一日的烟花测试、从1400年前中国古人智慧地发明了鞭炮从而祛除瘴气,到1749年英国伦敦由于烟花秀引起火灾从而停滞大型烟花发展,从19世纪卢格尔丽家族成功将载绵阳火箭发射上空并着陆,到当今现代社会人们通过载人火箭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梦想。烟花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展示了人类对光明的热烈追逐,对光影艺术的细致研究以及对宇宙的无尽探索。 制作:Gruppe 5 Filmproduktion GmbH
记述了理查德·佐尔格 (1895-1944) 坎坷的一生,他是一名德裔苏联间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2019年,著名钢琴家伊戈尔·列维特邀请电影制作人雷吉娜·席林走进他的生活、家中和工作室,拍摄幕后花絮。当时,他的唱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刚刚上榜,他108站的世界巡演也成为当年最受期待的活动之一。这位经常引发争议的演讲家,否认自己的俄罗斯血统,并公开谴责德国的反犹太主义,正处于一种文化思潮的浪潮之中。然而,世界却停滞了。新冠疫情引发了列维特职业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音乐转变之一:没有观众的表演还有什么意义?这位技艺精湛的音乐家以无比的真诚,偶尔的恐慌发作,拥抱着寂静、孤独和与世隔绝。列维特身着黑衣,经常赤脚,每晚7点准时在自家客厅直播,通过推特举办了52场音乐会,积累了一批狂热的粉丝。见证一位艺术家与数百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联系的陌生人创造一个全新的接触点。
陪伴三名士兵,他们正试图借助马匹辅助心理治疗,帮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重获新生。在传统医学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克劳迪娅·斯维尔切克用她的马匹填补了这一空白。
年轻人用音乐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新认识、对父母的代际反抗,以及抗议东德的社会和政治氛围。在这部公路电影中,导演与不同乐队的乐迷和成员交谈,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末东德音乐界的部分场景。影片介绍了Silly、Chicorée、Sandow和Feeling B等乐队(现为Rammstein乐队的吉他手Paul Landers和键盘手Christian "Flake" Lorenz)。
10首冠军单曲,超过20亿次播放。然而,说唱巨星Apache 207却是个谜。如今,他打破沉默,接受了拍摄团队的采访。这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展现了他的人生,从简陋的公寓到奢华的豪宅,从孤独到座无虚席的体育场——他的家人、挚友以及说唱偶像Loredana、BAUSA和XATAR都陪伴着他。
Fini Straubinger, 是既聋又瞎的老妇,从她十几岁起就这样。通过对她的纪录,关照整个聋瞎人群。 这部影片显示聋瞎人的奋斗,让你了解和接受他们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世界。获奖:1971年曼翰姆-海德堡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造成2000人死亡。这部纪录片探寻了随后发生的事情,专家们也探索了古罗马的危机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