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长篇纪录片聚焦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士兵通过和平示威和颠覆活动反战的努力。影片主要讲述的是退伍军人的故事,但也提醒平民,士兵们可能像普通平民一样强烈反对战争,而且面临更大的个人风险。作者:史蒂夫·芬威克
陆军飞行员说,他们飞行的“水平超出了最佳水平”,看到了这些英雄在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激烈战斗中为保护地面上的士兵和彼此不惜一切代价的情景。
1 9 6 4年,在中苏援助下的北越军队大举攻入南越,苏军跨过柏林墙占领西柏林,东西方两大阵营顿时剑拔弩张,核战一触即发。英国政府一边积极备战,一边教导人们怎样应付核打击,无奈普通人既无恰当科学防范知识,对他们而言最简陋的防核设施也似乎太贵。然后核战就爆发了:一颗战术热核弹降落伦敦附近的肯特郡,百万人立即幸福地化为灰烬,活着的人们开始了漫长的人间炼狱。 二战后,英国政府有过三次公然干预BBC(英国广播公司)节目的事件,一次是1954/55年关于氢弹的报道,一次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还有一次,就是1965年关于彼得·沃金斯的这部电影《战争游戏》。该片本受BBC电视台委托而作,原是为纪念广岛长崎原子弹悲剧二十周年,摄制完成后,却因为其过于真实强大的冲击力、感染力和对英国完全无用的核政策的全面否定,而被政府视为核裁军运动的宣传品,从而干预BBC,先是要求大规模删减,最后干脆下了软禁令,导致该片被一向以开明公正而闻名的BBC禁播达二十年之久。
HBO拍摄的纪录片,采访了10名在伊拉克受到重伤的退役士兵,请他们描述了受到袭击当日的情况,伤残前后的生活并播放了恐怖袭击分子发布的相对应的袭击片断。影片重点在于真实的表现了伊战美国士兵的伤残的情况,单方面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关注的是士兵的生活及战后的后遗症等。
本片是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资委任电视纪录片导演皮特•戴维斯(Peter Davis)拍摄的一部探讨美国为何在1959-1975年期间发动对越战争,越南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美国人民对越战态度转变的纪录片。这是美国本土首次放映直接采访刻画越南平民惨境的影片,片中多次表现了美军将领的种族主义和美国政府对国内人民的无耻欺骗。电影于1974年在法国嘎纳电影节首映,随即便因内容的严重争议性被哥伦比亚公司搁置。制片人波特•施耐德(Bert Schneider)与亨利•兰格(Henry Lange)向哥伦比亚公司买回了版权,并终于1975年通过华纳公司在美国公映。 本片获1974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并被提名同年金球奖最佳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