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全国性剿匪战斗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盘距在云雾山的残匪吴济天(李宗林饰)部作着最后挣扎。田冬生(白英宽饰)带领剿匪战士开进土匪驻地吴家寨,在稻草堆里发现方大嫂,老贫农周庆福(张延饰)也赶来向田冬生介绍吴济天的密洞情况。焦五(田烈饰)发现解放军进寨,火速通知吴济天,双方发生激战,撤退时田冬生被俘,被投入水牢,他伙同水牢被押同志将送饭匪徒打死,一并逃回驻地,连长(王枫饰)批评了田冬生侦察中的轻率行为。团长(马世达饰)掌握吴济天情况后,令全团进军吴家寨,溃逃的敌人被迫分散行动。朝鲜战争的爆发令吴济天心头一喜,但接二连三的行动失败也让他踏上一条不归路......
1942年,冀中的抗战形势艰苦卓绝、生死攸关。为粉碎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上将发动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和冀中区党委负责同志研究决定,主力部队由内线向外线转移,冀中区党政军机关人员进行大规模精减,精简人员分散隐蔽到可靠的村庄,和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在精简下来的人员中,时任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长的吕正操的妻子刘沙,因身怀有孕,被安排留了下来。 分手在即,吕正操和妻子依依惜别。为迷惑敌人,吕正操决定在冀中军区大张旗鼓地召开 “五一”庆祝大会,造成我主力部队和首脑机关已被日军包围的假象。庆祝大会的当晚,吕正操率冀中区领导机关反扫荡队伍,趁着雨夜,跟日军走了个擦肩而过,跨过沧石路,淌过滏阳河,顺利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鬼子在第一个回合中扑了空,遂变换手法,却被吕正操识破,在一场鬼子的互战中损失惨重。 不久,刘沙在根据地妇女主任照料下顺利生下一个男孩。此时,反扫荡斗争取得局部胜利,极大地挫败了日军的威风,但也助长了我军少数指战员轻敌的思想。关键时刻,吕正操对敌我形势有着清醒地分析和认识,果断作出决定,以区党委和军区的名义,向所属五个军分区发布命令,催促他们迅速向外线转移,且不可贪功恋战。然而,部队在连续的胜利中还是存在贪功恋战的现象,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据可靠情报,日军有重点合击河间、肃宁、饶阳、献县边界地区的迹象,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主张当夜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子牙河东去。对与常德善的正确决定,王远音政委持反对意见,并行使“政委最后决定权”,结果导致千余人的队伍全军覆没,司令员和政委也双双牺牲。爱将常德善的牺牲,使吕正操认识到战场打仗“政委最后决定权”的弊端,建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从此撤消这一制度。 经过艰苦卓绝的迂回周旋,吕正操率领冀中军区主力部队及党政军首脑机关跳出敌人的合击圈,彻底粉碎了日寇 “五一大扫荡”的图谋。反扫荡结束后,刘沙在警卫员小胜的保护下,历尽艰险,带着孩子来到吕正操身边。在战士们的祝贺中,取得反扫荡胜利和“革命从此后继有人”的喜悦,在吕正操的脸上荡漾开来。
故事背景为一战时期的德国。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是一名德国飞行员,他有着击落80架敌机的傲人战绩,被称为王牌中的王牌,他的绰号叫“红男爵”。本片就是根据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平改编而成。 曼弗雷德(马提亚斯·施维赫夫 Matthias Schweighöfer 饰)出身名门,自小就憧憬着飞行。成为德国飞行员后,他凭着高超的技巧以及独特的作战风格赢得别人的尊重,包括被他击落的敌方飞行员。在一次战斗中,曼弗雷德击落了英国王牌飞行员布朗,曼弗雷德在确认战果时发现布朗只是受了伤,于是将其救活。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一名美丽的护士(琳娜·海蒂 Lena Headey 饰),并对她一见钟情。 1917年,曼弗雷德成为德国第一王牌飞行员,获得皇帝亲自颁授的最高勋章。后来,他将自己的战机涂装成了显眼的红色,率领11中队,在3000米高空中所向披靡,由此得名“红男爵”。此后的一次战斗,他被击中,导致头部中弹。不久德军上层考虑到“红男爵”的宣传价值因而有意地对他进行保护,劝他退出前线不再飞行。热爱飞行的曼弗雷德并不服从命令,要坚持作战。终于,他迎来了飞行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出击…
柳乐优弥、有村架纯、三浦春马主演,黑崎博自编自导的[火的礼物](GiftofFire,暂译)现已正式杀青,投入到后期制作。影片描绘日本在二战末期试图制造原子弹,柳乐优弥饰演炸弹制造小组中的一位年轻科学家,他逐渐开始怀疑自己正在制作东西的真正意图。柳乐优弥饰演的角色及本片故事均基于一位真实的原子弹研究人员的日记,而该日记正是由导演黑崎博在10年前发现。本片将由尼可·穆利([朗读者])作曲,彼得·斯特曼也会为本片献声。
根据报告文学《在“中立调处”的外衣下——忆安平事件》中所记述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将领顾青(张平)在人民大会堂偶遇被政府宽大处理的原国民党高官李国卿(项堃),两人的交谈令顾青回忆了一段与他及美方代表费丁(谭宁邦)交锋共处的岁月——抗战胜利后,国共签署停战协议,1946年春,顾青作为共方代表来到北平,参加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调处执行部的工作,与李国卿及费丁在谈判桌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交锋。其时蒋介石蓄谋发动内战,正中想借其扩大在华势力的美国下怀,美国暗中支援了国民党规模庞大的军火,但在共产党面前却假扮和平使者。美国的用心,共产党早有看穿。时局表现在小小的谈判桌上,是费丁与李国卿在态度强硬的顾青面前笨拙地表演双簧,谈判一直无果。不久,美国一面笼络中国知识分子“为和平干杯”,一面却联合国民党突袭了解放区安平镇,并想嫁祸共产党,这些问题被搬到谈判桌上后,一度变得棘手。整个谈判过程,司令员(陈戈)、新华社记者薛平(马精武)、刘参谋(鲁非)、共方翻译谢梅初(秦文)等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被国民党派作卧底的顾青的司机(李雨农)也暗中帮了不少忙,而困惑于扑朔时局的谢宏等老教授渐渐坚定了对共产党的信心,一心想在李国卿面前好好表现的安平所属县城的班县长(赵子岳)则在帮忙时“越帮越忙”。©豆瓣